
官方微信
魯ICP備14031061號-1
智慧社區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信息交互和無縫鏈接,達到對城市實時控制,精確管理和科學決策,同時整合社區現有的各類服務資源,為社區群眾提供政務、商務、娛樂、教育、醫護及生活互助等多種便捷服務的模式,勢必迎來廣闊的應用前景,并引導未來發展方向,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概念之下的社區管理的一種新理念,是新形勢下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新模式。智慧社區是指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從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管理與服務的新型管理模式的社區。
建議智慧社區建設理念為“近期政府引導投入,遠期市場自營運作”,根據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的智慧社區建設規劃成果,建議智慧社區建設應依托“一個平臺、三大體系”,即:一個融合服務平臺,以及智慧應用體系、信息基礎體系和運營保障體系。
“一平臺、三體系”總體設計框架圖
通過相關工具采集數據,運用相關的分析工具建立基礎的應用支撐平臺。
建立統一的門戶展示平臺,包括辦公終端、移動終端、顯示大屏、同一數據,不同出口展示。
建立基礎的數據庫平臺,建立基礎數據庫和綜合數據庫。
智慧社區應用體系主要包括社區政務管理應用群和社區公眾服務應用群。
社區政務管理應用群
主要由:審批管理、對象管理、事務管理、環境治理等四方面組成。
1、審批管理:以“簡政放權”為契機,將管理權限下放到社區,實現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扁平化管理”。
2、對象管理:以網格化管理的模式涵蓋常住人口、流動人口、重點人口管控等對象,實現社區的人、事、地、物、情、組織、場所的全面管理。
3、事務管理:以社區事務管理為核心,結合黨群管理、區務公開、社區糾紛和社工管理、將社區辦事處各級領導豐富的管理經驗融入社區管理和服務中。
1、公共服務:由基本公共服務及特殊公共服務兩部分組成。
2、養老服務:現在老人居住的環境有兩種最常見,一是住在家里,另外就是住在養老院,針對這兩種情況分別提出智慧養老的方案,其最終宗旨是使得老人擁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能夠方便管理。家庭“智慧養老”實際上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類傳感器,構建一鍵式養老服務熱線,一鍵式緊急救助呼叫,以及老年人貼身傳感器,在危急時刻自動報警呼叫,使老人的日常生活處于遠程監控狀態,以便于及時為他們服務。
3、教育服務:主要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提供培訓,教育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建立居民教育檔案,開展社區教育建設,提升社區人口綜合素質。
4、便民服務:包括社區商圈服務、社區鄰里互助、社區便捷出行、社區家政、社區金融服務等。
5、小區管理:主要指小區智能化的系統集成。例如:停車場管理、閉路監控管理、門禁系統、智能消費、電梯管理、保安巡邏、遠程抄表,自動噴淋等相關社區物業的智能化管理,實現社區各獨立應用子系統的融合,進行集中運營管理。
6、智慧家庭:是以住宅為平臺,兼備建筑、網絡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
智慧社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它涉及的不僅是技術問題,更多的是管理和長期運維的問題。區別于傳統社區,智慧社區開始實現城市管理、政府職能以及社會服務的“智慧化”